桂理工成果转化现金奖励公示[2021] 4号
 
根据《2138CC太阳集团科技人员取得职务科技成果转化现金奖励信息公示办法的通知》和《桂林理工大学科技成果转化和收益管理办法(试行)》的规定,现对2138CC太阳集团陶慧林职务科技成果转化现金奖励相关信息公示如下:
 一、成果基本信息
 成果(一)
1.成果名称:一种快速检测李氏禾中铬(Ⅵ)离子浓度的方法
2.成果类型及专利号:中国授权发明专利,201310019161.0
3.授权日期:2015-05-20
4.成果归属单位:桂林理工大学
5.成果简介: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CdTe@SiO2量子点-罗丹明B能量转移体系检测李氏禾中铬(Ⅵ)离子的方法。体系以CdTe@SiO2量子点做给体,罗丹明B做受体,利用铬(Ⅵ)离子与罗丹明B通过静电相互作用结合形成新的复合物,造成罗丹明B的荧光猝灭,从而建立了一种测定李氏禾中铬(Ⅵ)离子的方法。罗丹明B荧光猝灭程度与铬(Ⅵ)离子的浓度在2.0×10-8~3.0×10-7 摩尔/升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线性相关系数r = 0.9992,方法检出限为6.2×10-9 摩尔/升。本发明克服了已有技术在检测时存在的选择性差、灵敏度低、反应条件苛刻、稳定差等缺点,有效地提高了选择性和灵敏度,对于李氏禾中铬(Ⅵ)离子的检测更加方便快速。
成果(二)
1.成果名称:利用环糊精与荧光共振能量转移技术检测食品中赤霉素的方法
2.成果类型及专利号:中国授权发明专利,201410000021.3
3.授权日期:2015-12-30
4.成果归属单位:桂林理工大学
5.成果简介: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方法简单,选择性好,灵敏度高的荧光法检测食品中痕量赤霉素的方法。利用环糊精的包含作用,使能量转移体系的受体丁基罗丹明B的荧光强度增强,从而建立了一种测定食品中赤霉素含量的新方法。赤霉素的浓度在40~760 纳克/毫升范围内与荧光猝灭量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方法检出限为8.9 纳克/毫升)。本发明克服了已有技术在检测时存在灵敏度低、应用范围窄等缺点,提高了灵敏度和选择性,对于食品中低浓度赤霉素的检测更加方便快速。
二、成果转化信息
1、受让单位名称:广州博义知识产权运营有限公司
2、转化方式:专利权转让
3、转化收入:成果(一)5700元;成果(二)5700元。
所有成果转化收入共计:11400.00元。
4、价格形成过程:协议定价
三、现金奖励信息
 
  
   | 序号   | 姓名   | 岗位/职务   | 贡献情况   | 学院   | 现金奖励金额(元) | 现金奖励拟发放时间 | 
  
   | 1 | 陶慧林 | 离退处/教授 | 为科技成果的主要负责人和科技成果转让的负责人 | 化学与生物工程学院 | 10944.00 | 2021.4.23-2021.4.28   | 
  
   | 现金奖励总额 | 壹万零玖佰肆拾肆元整(¥10944.00元) | 
 
四、技术合同登记信息
成果(一)
技术合同登记机构:桂林市生产力促进中心
技术合同编号:2021450004000106
技术合同项目名称:一种快速检测李氏禾中铬(Ⅵ)离子浓度的方法
成果(二)
技术合同登记机构:桂林市生产力促进中心
技术合同编号:2021450004000107
技术合同项目名称:利用环糊精与荧光共振能量转移技术检测食品中赤霉素的方法
特此公示,公示期15个工作日,自2021年3月23日起至2021年4月13日。如有异议,请于公示期内以书面形式实名向我处反映。
联系人:苏聪学、黄翔、莫凌云
联系电话:0773-2538203
 
 
桂林理工大学科技处
2021年 3 月23日